《孟子二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文言文评论6,9805阅读模式

《孟子二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孟子二章》出自孟子之手,别称《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具体可参考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里面就有明确的叙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现《孟子二章》已修改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

详细参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富贵不能淫》

《孟子二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原文


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二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注释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1)选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田间。畎,田间小沟。

(3)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举,被任用,举用。版筑,古人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chǔ)捣土,使它夯(hāng)实。版,打土墙用的夹板。筑,捣土用的杵。

(4)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5)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名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士,狱官。 举于士,从狱管(手中获释)并得到任用。

(6)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

(7)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所以说举于市(集市)。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后)任用。

(8)任:责任,使命。

(9)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后半句加以申说。

(10)苦其心志:使他的意志、感情痛苦。心志,意志。

(11)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体)劳累。

(12)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至肌肤消瘦)。

(13)空乏:贫困,资财缺乏。空,使……穷。乏,使……绝。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4)行拂乱其所为: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他所愿。行,指每一行为,每做一件事。拂(fú),拂逆,违背。乱,扰乱。其所为,指其随心所欲,意即愿望。

(15)所以:用来

(16)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忍,通“韧”,使……坚韧。

(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所不具备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备的能力。

(18)恒过:意思为常常犯错误。恒,常常。过,过失,这里用作动词,指犯错误。

(19)困于心:心意受到困惑。

(20)衡于虑:思虑受到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21)作:奋发,这里指有所作为。

(22)征于色:把心情表现在脸色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征,征验,显露,表现。色,脸色。

(23)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发,显露,流露。

(24)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知晓,了解。

(25)入:里面,此指在国内。

(26)法家拂(同“弼”)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bì),通“弼”,辅佐,辅弼。

(27)出:外面,此指在国外。

(28)敌国外患:指来自于敌对国家的忧患。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29)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

(30)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31)于: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32)发:被任用

(33)举:被举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标题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2)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3)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墙

(4)环:围

(5)池:护城河

(6)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7)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规定的边疆的界限。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9)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11)至:极点

(12)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13)畔:通“叛”

(14)顺:归顺,服从

(1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作品译文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收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的原因),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的原因。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的原因。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孟子二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文言文知识

通假字

1、曾,同“增”,增加。

2、衡,同“横”,梗塞,不顺。

3、拂(bi),同“弼”,辅佐。

4、忍,同“韧”,坚韧。(课文课下注解中没有此通假)

5、畔,通“叛”,叛变。

词性活用

使动用法:

苦:使……痛苦 例如:必先苦其心志,

劳:使……劳累 例如:劳其筋骨。

饿:使……饥饿 例如:饿其体肤。

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例如:空乏其身。

忍:使……坚韧 例如:动心忍性。

乱:使……受到阻扰。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动词用作名词:

入:在国内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在国外 例如: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名词用作动词:

过:犯错 例如:人恒过

特殊句式

倒装句 状语后置: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于心困,于虑衡)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于色征,于声发)

一词多义

1.拂(f)违背 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2.拂(bi)同“弼”,辅佐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3 发 (fa) 起,被任用 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

4 发 (fa) 表现 例如:征于色,发于声。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心思想

逆境造就人才。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详解

问题探究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生于忧患

3、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4、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5、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

6、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7、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短文先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 在此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9、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言之成理即可

10、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2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这段文字以“必先”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

11、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

A.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12、这些磨难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答:思想、身体、行为。

1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答: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作品简析

“人恒过,……”解释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课文注释及教参翻译均欠妥当,特不揣冒昧,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应是解说“人恒过,然后能改”的。“然后能改”后的分号,应改为句号。

教参把“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译为“心意受到困扰,思虑受到阻塞,才能奋发有所作为”,基本上是对的。但“困”在这里应作忧愁解。“于”是介词,“在”的意思,把它译作“受到”是欠妥的。译为“心里忧愁,思绪阻塞,然后才能奋发有为”就恰切多了。

至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课文的注释是“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教参译为“表现在面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我以为“征于色,发于声”这里应指别人对他的错误行为形之于色,发之声,然后使之警觉起来,有所省悟,从而改正错误。把它译作“(别人对他的错误行为)露出不愉快的脸色,发出讥责的声音,然后使他省悟。”这样,句子间的逻辑联系就很清楚了。

这个句子说明了“人恒过,然后能改”的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内因“而后作”,二是外因“而后喻”。这样就解说得较为恰切了。如果按照教参等的翻译“表现在面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不仅意思十分含糊,而且也是无法论证“生于忧患”的。

这句话还得从“喻”字讲起,《说文解字》“谕”义,“其人因言而晓亦曰谕,或作喻。”《中华大字典》“喻”字第二义,晓也;第六义,明也。根据这些解释,把它释作“省悟”是恰当的,这样才能排除“被人了解”的说法,也才能使这层文字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而不至产生歧义了。

《孟子二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详解

作品简析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写作特色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孟子二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继续阅读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8年12月17日 10:16:4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guwenxuexi.com/classical/26552.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