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灯花

柳梢青·灯花朗读

白玉枝头,忽看蓓蕾,金粟珠垂。半颗安榴,一枝秾杏,五色蔷薇。何须羯鼓声催。银釭里、春工四时。却笑灯蛾,学他蝴蝶,照影频飞。

  词中吟咏的油灯结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古来题咏的作品也层出不穷,但张林的这首词却能不落俗套,新颖别致,读来饶有情味。

  上片刻画灯,连用五个比喻,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灯在不断变化中呈现出的千种姿态、万种情。

  “白玉枝头,忽看蓓蕾,金粟珠垂。”白玉枝,指白色的灯芯草。前两句说,灯蕊在不经意间结,它最初如蕾般含苞待放。“金粟”,桂的别名,这里形容灯。韩愈《咏灯同侯十一》云:“黄里排金粟,钗头缀玉虫。”此种比喻在灯描写上用得是最为普遍,本词是以它来描摹灯初结成时的形状。下面三句,句句比喻,形容灯的三种不同景象。“半颗安榴,一枝杏,五色蔷薇”。安榴,即石榴。石榴来自西域的安国,由张骞出使时带回,故又名安石榴。灯越结越老,形状不断变化,它先是碎小如桂,继而大如绣球般的石榴,再变成鲜艳浓的杏,最后变得如蔷薇般色彩绚烂斑驳。“半颗”、“一枝”、“五色”,这三个数量词,从小到大,依次递增,既写出了灯变化过程,将其各种姿态刻画地生动形象。

  上片可说是用实笔摹绘灯由初绽到盛开的过程,下片则是以虚笔来称赞灯之美,简直可称巧夺天工。

  “何须羯鼓声催。银釭里、春工四时。”羯鼓,用唐南卓《羯鼓录》记载的唐玄宗敲击羯鼓,催开含苞欲放的柳杏的典故。唐玄宗此举在于夸耀人工能巧夺造化,而本词则反其意而用之。银灯(釭即银灯)。里点燃的灯芯草会结,它并不需要人工的催唤,好像其中自有造化的四时功能。作者从另一方面赞美的富于变化,似有造化之功。“却笑灯蛾,学他蝴蝶,照影频飞”。灯蛾扑火,与蝴蝶,两者本来并不相干,但灯草既成灯因而兼具两者的特点。作者有意将它们联系起来,并主要侧重蝴蝶的方面。因此,运笔就将蝴蝶加以此附。灯既然是,就应是蝴蝶戏嬉之物。有趣的是,灯蛾竟然学起蝴蝶来,不断地在灯周围蹁跹飞舞,作者运笔俏皮,貌似揶揄灯蛾,却灵巧传神地赞美了灯的丽若群芒。

  这首词运用博喻手法,写得奇巧生动,俏皮有趣。虽无深情远意,但较之其他咏物词讲穷比兴寄托、笔致幽深、多愁善感的格调来,可算是别具一格,清新隽秀。

张林

东汉人。章帝时任尚书。尝上书言县官经用不足,应恢复武帝时按等级给予均田之制。 ...

张林朗读
()

猜你喜欢

得过且过,饮啄随时度朝暮。得陇望蜀徒尔为,未知是福还是祸。

得过且过。

()

圣主敷皇极,元臣建上台。虚心求俊乂,削迹去奸回。

拜命超凡品,知君秉大材。淳风随日播,公道应时开。

()

问渠得似山间日,犹自筠笼叫不停。

我亦多言私自省,再三守口要如瓶。

()

骄阳时节花如火。猩红一树裙儿妒。莫说柳三多。多男算是他。

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费相思。问伊知不知。

()

砚山山下小於菟,文彩斓斑今亦无。

一坞乱云浓似漆,春风吹梦过西湖。

()

西风吹月出云端,松柏流光绕石坛。上国山河天广大,仙家楼观夜高寒。

似闻玉杵鸣玄兔,疑有瑶笙下翠鸾。只把酒杯供醉赏,不知零露满金盘。

()